班超画像参考(历史存有画像壁画暂无)
永元七年(95年),汉和帝封班超为定远侯,以表彰其经营西域的功勋;
“投笔从戎第一人”:后世以他弃文从武的典故,将其作为励志典范;
“西域版五星太上皇”:戏称其以铁腕手段维护汉朝权威,成为西域实际的掌控者;
“西域雄狮”其率少量汉军震慑西域诸国(如以三千守军迫降月氏七万大军),被后世视为西域军事传奇的代表;
“军事外交家”班超兼具军事威慑与外交斡旋能力,史评其“以夷制夷”策略高效,被称为东汉“高端军事外交家”;
“满腹皆兵、浑身是胆”形容班超智勇兼备、果敢善断,如夜袭匈奴使者、威慑西域诸国等事迹,彰显其军事与外交才能。
班超生平记录
(32年-102年),字仲升,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是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外交家和探险家。他东汉时主要在西域经营、外交开拓和军事成就上,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只是他的简短的生平介绍,文字虽简,但确包含了许多丰富的内容和传奇。永元七年(95年),汉和帝封班超为定远侯,以表彰其经营西域的功勋,此封号成为其历史地位的象征,从历史中可见班超在经营西域的贡献。给大家看一个对表图,获得这一封号的意义有多大:
定远侯对应现代的意义 | ||
角度 | 古代“定远侯” | 现代中国近似对应 |
爵位荣誉 | 皇帝授予的侯爵封号 | 共和国勋章、国家荣誉称号 |
实际职能 | 西域都护,统管军政外交 | 边疆特别行政区最高长官+外交特使 |
象征意义 | 国家统一与边疆稳定的象征 | “民族英雄”或“国家功勋人物”称号 |
班超父亲班彪(3年~54年),字叔皮,扶风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汉代显贵和儒学之家,受家学影响很大。从小好古敏求,与其兄班嗣游学不辍,才名渐显。班彪学博才高,专力从事于史学著述。写成《后传》60余篇,斟酌前史,纠正得失,为后世所重。所以班超也是受到家学影响,口才很好,广泛的阅读典籍,常拿着《公羊春秋》阅读
。永平五年(62年),班超的哥哥班固被召入京任校书郎,班超和他的母亲也一同迁居至雒阳(今河南省洛阳市)。班超家境贫寒,靠替官府抄写文书来维持生计。后来,汉明帝问班固说:“你弟弟现在哪里呢?”班固说:“在替官府写书,用挣来的钱奉养老母亲”。于是明帝就任命班超为兰台令史,掌管奏章和文书。但不久后,因过失被免职。班超早年因家贫在洛阳担任抄书吏,后因不甘平凡,受傅介子、张骞等前人功绩激励,决心建功异域;
在永平十六年(即公元73年)窦固北征匈奴时,班超抓住机会加入军队,随奉车都尉窦固出征匈奴,任假司马(代理司马)之职,正式开启军旅生涯。
班超一到军旅中,就显示了与众不同的才能。他率兵进攻伊吾(今新疆哈密西四堡),在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与北匈奴交战,斩获甚多。窦固很赏识他的才干,于是派他和从事郭恂一起出使西域。《后汉书·卷四十七·班梁列传第三十七》: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惧使西域。
班超和郭恂率领部下向西域进发,先到达了鄯善(今新疆罗布泊西南)国。鄯善王对班超等人先是嘘寒问暖,礼敬备致,后来突然改变态度,变得疏懈冷淡。班超估计其中一定有原因,于是对部下说:“你们难道没觉察鄯善王的态度变得淡漠了么?这一定是北匈奴有使者来到这里,让他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服从谁好的原因。头脑清醒的人能够预见到还未发生的事情,何况现在已明摆着呢!”
于是,班超便把接待他们的鄯善侍者找来,出其不意地问他:“我知道北匈奴的使者来了好些天了,他们现在住在哪里?”侍者感觉出乎意料,仓猝间难以回答,只好把情况照实说了。班超把侍者关押起来,以防泄露消息。接着,立即召集部下三十六人,饮酒高会。喝到酒醉的时候,班超故意激怒大家说:“你们诸位与我都身处边地异域,要想通过立功来求得富贵荣华。但现在北匈奴的使者来了才几天,鄯善王对我们就不以礼相待了。如果一旦鄯善王把我们绑送到北匈奴去,我们不都成了豺狼口中的食物了吗?你们看这怎么办呢?”大家都齐声说道:“我们现在处于危亡的境地,是生是死,就由司马你决定吧。”班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的办法,只有乘夜用火进攻北匈奴使者了,他们不知道我们究竟有多少人,一定会感到很害怕,我们正好可以趁机消灭他们。只要消灭了他们,鄯善王就会吓破肝胆,我们大功就告成了。”有人说:“这件事应当和郭从事商量一下。”班超大怒说:“是凶是吉,就在于此事。郭从事是平庸的文官,他听到这事必定会因为害怕而暴露我们的计划,我们就会白白送死而落下不好的名声,这就称不上是壮士了。”部下都一致称是。
这天天刚黑,班超就率领将士直奔北匈奴使者驻地。当时天上刮大风,班超命十个人拿着鼓藏在敌人驻地的后方,约好一见火起,就猛敲战鼓,大声呐喊。又命其他人拿着刀枪弓弩埋伏在门两边。安排完后,班超顺风纵火,一时间三十六人前后鼓噪,声势喧天。匈奴人乱作一团,逃遁无门。班超亲手击杀了三个匈奴人,他的部下也杀死了三十多人,其余匈奴人都葬身火海。
第二天,班超将此事报知郭恂,郭恂先是吃惊,接着脸上出现了感觉不公平的脸色。班超知道他心存嫉妒,便抬起手来对他说:“你尽管没有与我们一起行动,但我班超又怎么忍心独占这份功劳呢?”郭恂脸露喜色。班超于是请来了鄯善王,把匈奴使者的首级给他看,鄯善王大惊失色,举国震恐。班超好言抚慰,鄯善王表示愿意归附朝廷,并把自己的王子送到汉朝作为人质。(这就是其“以少驭众”的军事智慧与外交手腕,成为后世经略边疆的典范)。
经过班超带领36人收复鄯善国后,明帝很欣赏班超的勇敢韬略,认为他是难得的人才,便下诏对给窦固说:“像班超这样的使臣,为什么不派遣他,而要另选别人呢?可以提拔班超担任军司马,让他继续完成出使的任务。”窦固认为班超手下的人太少,想给他再拨一些人马。班超却说:“我只要带领原来跟从我的三十多人就足够了,如果发生意外,人多了反而更增加累赘。”
班超等人向西域进发,不久,到了于阗国(今新疆和田)。当时,于阗王广德刚刚攻破莎车国(今新疆莎车),在天山南道称雄,北匈奴派使者驻在于阗,对外说是监护它,实际上掌握着于阗的大权。班超到达于阗后,于阗王对他并不很礼貌,态度颇为冷淡。于阗的巫风兴盛,巫师对于阗王说:“天神发怒了,你们为什么想去归顺汉朝?汉使有一匹嘴黑毛黄的好马,你们赶快把它弄来给我祭祀天神!”于阗王派宰相私来比向班超讨要那匹马,班超早已清楚事情原委,痛快地答应了。但是提出要巫师自己来牵。等到巫师到来后,班超不由分说,将他杀死,并逮捕了私来比,痛打数百皮鞭。把巫师的首级送还于阗王,说明利害,以道义责备他。于阗王早就听说过班超在鄯善国诛杀匈奴使者的作为,因此颇为惶恐,当即下令杀死北匈奴使者,重新归附汉朝,班超重赏了于阗国王和他的臣子,成功镇抚于阗。西域各国因此全都派出王子入朝为人质,西域与汉朝中断了六十五年的关系,至此才恢复。
永平十七年(74年)春天,班超带手下人从小道向疏勒国进发。班超行至兜题居住的槃橐城(位于喀什市东南郊的多来提巴格路(或译作“多来巴提格路”)以南,邻近吐曼河岸边,现为免费开放的历史遗址景区。维吾尔语称其为“艾斯克沙尔”(意为“破城子”)) 九十里的地方,派手下吏员田虑去招降兜题。班超指示说:“兜题并不是疏勒人,疏勒国民一定不会为他尽忠效命的,他如果不肯投降,就将他扣押起来。”田虑只身来见兜题。兜题见田虑势单力孤,根本没有投降的意思。田虑乘其不备,抢上去劫持了他。在这种突发事件下,兜提手下的人都惊惧奔走。田虑乘马疾驰,到班超处复命。班超当即来到槃橐城,把疏勒文武官员全部集中起来,向他们陈说龟兹种种不合理的行径,宣布另立原来被杀掉的疏勒国君的侄儿忠当国王,疏勒人非常高兴。新王和一班官员要杀死兜题,但班超从大局出发,说:“杀他无益于大事,应该让龟兹知道大汉的恩威。”说服众人释放了兜题,疏勒也平定。 至此,班超两次出使,凭借智勇,已先后使鄯善、于阗、疏勒三个国家恢复了与汉朝的臣属关系。
永平十八年(75年),汉明帝驾崩,焉耆(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国乘汉朝大丧的机会,围攻西域都护陈睦,将其杀害。班超孤立无援,而龟兹、姑墨(今新疆温宿县、阿克苏市一带)等国也屡屡发兵,进攻汉朝属国疏勒。班超与疏勒王忠互为犄角,首尾呼应,在盘橐城据守。
建初元年(76年),汉章帝刘炟即位,朝廷认为陈睦已死,担心班超独处边陲,难以支持,于是下诏命班超回国。班超留下来,完成他立功异域的宏愿,便决定暂不回汉朝,重返疏勒。班超将反叛首领逮捕,又击破尉头国,斩杀了六百多人,才使疏勒再次安定。
建初三年(78年),班超征召各属国的士兵一万多人攻破姑墨国,斩杀了七百人,将龟兹孤立。
建初五年(80年),班超上书给章帝,分析西域各国形势及自己的处境,提出了平定西域各国的主张,他说:“臣曾经看到先帝想再通西域,因而往北进击匈奴,向西域派出使者,鄯善国和于阗国当即归附大汉。现在拘弥、莎车、疏勒、月氏、乌孙、康居等国又愿意归顺汉朝,共同出力,攻灭龟兹,开辟通往汉朝的道路。如果我们攻下了龟兹,那么西域尚未归服的国家就屈指可数了。臣心中独自思量,臣原来虽然只是个军中的小吏,但却很想像谷吉那样在远方为国效命,像张骞那样在旷野捐躯。从前魏绛只是一个小国的大夫,还能与诸戎订立和盟,何况臣今天仰承大汉的声威,难道不能竭尽铅刀一割的作用吗?前汉议论西域形势的人都说只有打通西域三十六个国家,就称得上折断了匈奴的右臂。现在,西域的各个国家,那怕是极边远的小国,没有不愿意再次归附汉朝的,大小国家都十分高兴,自愿进贡的络绎不绝,只有焉耆、龟兹二国不服从我们。臣先前曾和三十六个部下奉命出使西域,历尽艰难危困,自从孤守疏勒以来,至今也已经五年了,对于西域的情况,臣较为熟悉。曾经问过大小城廓的人,他们都认为依靠大汉与依靠天一样可靠。由此看来,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脉西段、喀剌昆仑山脉东南段)的道路是可以打通的;葱岭一通,那么就可以征服龟兹了。现在我们应该封龟兹国的侍子白霸为龟兹国王,派几百名步骑兵护送他回来,与其它各属国军队联合作战。要不了多久,就可以擒获现在的龟兹王。用夷狄来攻夷狄,这是最好的计策啊!臣看到莎车、疏勒两国田地肥广,草茂畜繁,不同于敦煌、鄯善两地。朝廷在那里驻军粮食可以自给自足,不须耗费国内的财力物力。而且,姑墨、温宿二国的国王又全是龟兹国所册立的,既不是那两国的人,就会进一步相互对立和厌弃,这种情况必定会导致反叛和出降,如果这两国归降我们,那么龟兹自然就可以攻破了。臣希望朝廷发下臣的奏章,看能否参照办理,如果万一获得成功,臣就是死了又何恨之有?臣下区区之身,承蒙上天的保佑,暗中希望不至于马上就死,能够亲眼看到西域平定、陛下举起预祝万寿无疆的酒杯,向祖庙报功、向天下宣布喜讯的日子。”班超在上书中提出了“以夷制夷”的策略。平陵人徐干与班超志同道合,请求奋身异域,辅佐班超。朝廷当即任命他为代理司马,派他率一千人去增援班超。
招抚乌孙
当初,莎车国认为汉军不会前来,于是投降龟兹,疏勒都尉番辰也在随后反叛。正好徐干到达疏勒,班超与徐干一起杀掉番辰,又斩杀一千多人,平息了叛乱。班超攻破番辰之后,想进军龟兹。当时,乌孙国兵力强盛,班超认为可以借助它的力量,于是上书说:“乌孙是个大国,有十万弓兵,所以武帝(刘彻)把细君公主嫁给乌孙王(汉武帝于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封宗室女刘细君为公主,远嫁乌孙昆莫(国王)猎骄靡,成为汉朝与乌孙和亲的第一位公主;旨在联合乌孙对抗匈奴,被称为“万里和亲第一人”“汉家和亲第一公主”,其和亲比王昭君早72年7。汉武帝特制乐器“阮”(秦琵琶)赠予,以缓解其思乡之情。(公元前101年)病逝。刘解忧(解忧公主),公元前101年将解忧公主(楚王刘戊孙女)嫁往乌孙,接替刘细君;解忧公主在乌孙生活50年,历经三任乌孙王(军须靡、翁归靡、泥靡),生下六名子女,多次参与平定内乱并维护汉朝利益。其外交与政治活动巩固了汉朝在西域的影响力,晚年(约公元前51年)获准归汉,成为唯一回归故土的和亲公主。)。到孝宣皇帝的时侯,终于起到了它的效用。现在可以派使者招抚乌孙,与之并力合作。”章帝采纳了他的建议。(现在在伊犁地区有关于解忧公主的历史遗迹)
建初八年(83年),拜班超为将兵长史,借用鼓吹幢麾等旌旗乐器。升任徐干为军司马,另外派遣卫侯李邑护送乌孙使者,赐大小昆弥及以下的人锦帛。
攻克莎车
建初九年(84年),朝廷又派和恭为代理司马,率兵八百增援班超。班超准备调集属国疏勒、于阗的兵马进攻莎车。莎车王派人跟疏勒王忠私下联系,用重礼贿赂他,忠于是背叛班超,发动叛乱,占据乌即城。班超改立府丞成大为疏勒王,调集兵力进攻忠,康居(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国派精兵帮助忠,班超久攻不下。当时,月氏刚和康居通婚,班超派人给月氏王送了厚礼,让他对康居王晓以利害,康居王罢兵,把忠也带了回去,乌即城被再次收复。
元和三年(86年),忠从康居王那里借了一些兵马,据守在损中,与龟兹勾结密谋,派人向班超诈降,班超看穿了他的诡计,于是将计就计,答应他投降。忠大喜,轻装简从来见班超。班超为他举办酒宴,在宴席中,班超命人斩杀忠,又乘机击败他的部众。西域南道从此畅通无阻(也就是今日国道315线沿途)。
元和四年(87年),班超调发于阗等属国士兵二万多人,再攻莎车。龟兹王发遣左将军发温宿、姑墨、尉头合兵五万救援莎车。敌强我弱,班超决定运用调虎离山之计。他召集将校和于阗国王,商议军情。他故意装出胆怯的样子说:“现在兵少不能克敌,最好的计策是各自散去。于阗从这里往东走,长史也从此西归。等听到夜里的鼓声便可出发。”班超偷偷嘱托人故意放松对龟兹俘虏的看管,让他们逃回去报信。龟兹王闻讯后大喜,自己率一万骑兵在西边截杀班超,派温宿王率领八千人在东边阻击于阗。班超侦知他们已经出兵,迅速命令诸部齐发,在鸡鸣时分,直扑莎车大本营。营中没有防备,军士奔逃,班超追斩五千多人,获得许多的马畜财物。莎车国只好投降,龟兹王等也散去,班超因此威震西域。
击败贵霜
当初,大月氏(贵霜帝国) 曾经帮助汉朝进攻车师有功。就在班超击破莎车的同年,月氏王派遣使者来到班超的驻地,向汉朝进贡珍宝、狮子等,提出要娶汉朝公主为妻。班超拒绝了这个要求,月氏王因而怀恨在心。
永元二年(90年)夏,大月氏的副王谢率兵七万,东越葱岭攻打班超。班超的军队处于劣势,大家都很恐慌。班超却说:“月氏兵虽然多,但他们跋涉数千里,翻越葱岭来入侵,运输极为不便,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只需收好粮食,坚守不出,敌人便会因饥饿而投降。不过几十天便会击败敌人的。”大月氏副王谢进攻班超,无法攻克,抢掠粮草,又无所得,果然疲惫不堪。班超估计他们粮草将尽,一定会派人到龟兹求救,预先命几百士兵在东边埋伏,谢果然派兵带金银珠宝去龟兹求援。班超的伏兵把使者杀死,并派人拿给谢看。谢大为惊恐,进退无据,只好遣使向班超请罪,希望能放他们一条生路,班超放他们回国,大月氏因而大为震惊,每年向汉朝进贡。
都护西域
永元三年(91年),龟兹、姑墨、温宿等国都投降。汉和帝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徐干为长史,立白霸为龟兹王,派司马姚光来护送他。班超和姚光命龟兹废掉原来的国王尤利多,扶立白霸。姚光把尤利多带回了京师。班超便驻扎在龟兹它乾城。此时,西域诸国,只剩焉耆、危须(今新疆焉耆东北)、尉犁(今新疆库尔勒东北)三国,因为曾经杀害西域都护陈睦,心怀恐惧,尚未归降。其余各国,都已平定。
万里封侯
永元六年(94年)秋天,班超调发龟兹、鄯善等八个属国的部队共七万人,进攻焉耆、危须、尉犁。焉耆王见班超突然到来,大惊,想逃入山中顽抗。焉耆国左侯元孟过去曾在京师作为人质,悄悄派使者向班超报信。班超为了稳定焉耆国贵族,斩杀了元孟的使者。班超定下时间宴请三国国王及大臣,声言届时将厚加赏赐。焉耆王广、尉犁王泛及北鞬支等三十多人信以为真,一起到会。焉耆国相腹久等十七人害怕被杀,逃跑了,危须王也没有来。
宴会开始,大家坐定,班超突然变了脸色,责问焉耆王等:“危须王为什么不来?腹久一班人为什么逃跑?”喝令武士把广、泛等一举捉获,并在当年陈睦所驻的故城,把他们全部斩杀,传首京师。又纵兵抢掠,斩杀五千多人,俘获一万五千人,马畜牛羊三十多万头。班超另立元孟为焉耆国王,为稳定局势,班超在那里停留了半年。至此,西域五十多个国家都重新归附了汉王朝,班超终于实现了立功异域的理想。
永元七年(95年),汉和帝为了表彰班超的功勋,下诏封他为定远侯,食邑千户,后人称之为“班定远”。
威震域外
自永元六年(94年)班超确立了东汉王朝在西域和葱岭地区的势力后,汉朝的威势延及帕米尔高原以西的五十多个国家, 这些国家纷纷向东汉送纳质子以示臣服,其中的条支、安息帝国以至遥距洛阳四万里外的海滨国家,都翻译双方语言,并遣使进贡方物。
丝绸之路延伸-甘英出使大秦(已有章节专讲述)
班超在重新打通丝绸之路之后,胸“怀致远之略”,要“振威德于荒外”,多多招徕外臣,希望对西方各国有尽可能多的了解。由于自己已经衰老,于是在永元九年(97年),班超选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因地理阻隔等因素,甘英未能抵达罗马,至地中海东岸而返。此行进一步加强了东汉政府对中亚、西亚以及罗马的了解。
班超返回中原
永元十二年(100年),班超上书和帝,请求返回故乡,他的妹妹班昭也上书请求把班超召回。奏章送达后,和帝被感动,于是召班超回朝。班超在西域共三十一年。
永元十三年(101年),安息帝国遣使进献大爵(鸵鸟)和狮子,班超派其子班勇随安息使臣前往雒阳。由于班勇自幼长于西域,班超希望他能够亲眼看到中原。
永元十四年(102年)八月,班超回到雒阳后,被任命为射声校尉。班超的胸肋本来就有病,入朝不久后,病情加剧。和帝听闻后,派遣中黄门慰问,并赐给他医药。
同年九月,班超在雒阳(洛阳)逝世,享年七十一岁。朝廷感到怜悯,派使者专门吊唁致祭,赏赐极为优厚。死后葬于雒阳(洛阳)邙山之上。(邙山陵墓群是中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后唐等朝代几十个帝王的陵墓及数以千计的皇族、大臣、将士的陪葬墓,此外还有散布在邙山各处的名人贵族墓群。历史上在此盗墓的之盛行。)
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 及明代黄道周著断的《广名将传》中,班超位列其中。
关于班超的人物介绍,有正史文献《后汉书·班超传》(范晔):核心史料,记载“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典故,为后世研究提供原始依据。也有边疆治理专题,《东汉“以战去战”策略对经营西域的影响》:结合班超案例,讨论军事威慑与长期稳定的辩证关系。《大时代里的大命运:班超经略西域的深层逻辑》:从地缘政治视角分析其战略的历史必然性。还有其他的一部分飞正史类介绍,也有些是民间类的。
在新疆喀什也建有盘橐城遗址,位于喀什市东南郊的吐曼河岸边,是东汉名将班超经营西域的大本营。
原为疏勒国宫城,公元73年班超率36名勇士进驻,在此驻守17年,平定匈奴势力并重建丝绸之路。雕塑群:以班超雕像为中心,两侧对称排列36名勇士雕像,后方衬有36米长的浮雕屏墙,再现其平定西域的场景。
定远楼:位于喀什老城耿恭祠内,为纪念班超(封定远侯)而建,楼内曾陈列班超牌位。
班超墓位于孟津县朝阳镇张阳村西北二里岭半坡处,冢高6米,周长120米,为夯土平丘状墓冢。据清乾隆版《孟津县志•陵墓》记载:“班超墓,旧志云在北邙山。”新编《孟津县志•名人墓葬》介绍说,朝阳乡张阳村西北有一大冢,当地世代传为“班冢”,为东汉定远侯班超墓。文革时期,在班超墓的东北出土一方墓志,志载:“西南方距射声校尉班超墓一百六十四步……”此志的出土,为班超墓所在的位置提供了佐证。
班超的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班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与司马迁并称“班马”。班固一生著述甚丰,所撰《汉书》,为“前四史”之一;以“汉赋四大家”之一,其《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所编《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
其妹班昭一名姬,字惠班,史称“班大家”、“曹大家”。中国第一位修撰正史的女史学家,世界最早的女教育家、女数学家、女天文学家,兼文学家、政治家,在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中被誉为“天下第一才女”。其兄班固去世后,汉和帝赏识其才华,令其续写《汉书》,又担任皇后和妃嫔们的教师,被尊称为“大家”,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收徒授业的女教师。 当时每逢世界各国进贡珍贵稀奇之物,汉和帝就让班昭作赋纪念,如《大雀赋》等。 元兴元年(105年)邓太后临朝,班昭受邀参与朝政,身佩金印紫绶,位同丞相 。永初四年(110年),班昭说服邓太后罢免大将军邓骘;同年十月,班昭为了让女儿们学到姑祖母班婕妤的优秀品德,以班婕妤为典范创作《女诫》,至永初六年(112年)著成。永初七年(113年)邓太后将班昭母子徙往长垣,有观点认为此举对班昭意味着变相流放。永宁元年(120年),班昭亡故,年70余岁。
更多关于班超的历史解读,可以参考以上提到的正史文献。也有部分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讲述班超平生。班超也是国家英雄,更需要我们去学习和了解。文化自行不仅是口头上讲,而是要知道文化自信怎么来,怎么让自己不由自主的随感而发的自信,不是装自信。是我们精气神一体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