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整村运营打造独一无二的特色乡村

时间:2025-03-31    浏览:64 次     来源:王朝杰 《道丰乡创》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下,整村运营作为一种创新的乡村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路径。整村运营不仅仅是对乡村资源的简单开发和利用,更是一种系统性、全局性的战略规划和管理过程。它要求从乡村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特色产业等多方面入手,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模式、激发村民内生动力等措施,打造出具有独特魅力和竞争力的特色乡村。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如何通过整村运营实现这一目标。

一、深入挖掘与突出村庄特色

(一)全面梳理资源

乡村的资源是其发展的基础,而这些资源往往具有独特性,是打造特色乡村的关键所在。自然景观资源是乡村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乡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如连绵起伏的山脉、清澈见底的溪流、广袤无垠的田野,或者四季花开的花园。以浙江安吉的鲁家村为例,该村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通过精心规划,将原本普通的田园打造成了一片四季有景的观光胜地。春天可以欣赏油菜花的金黄,夏天有荷花的清雅,秋天是稻田的金黄,冬天则有梅花的傲雪。游客在这里可以沿着精心设计的观光小火车路线,穿梭于不同的田园景观之间,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历史文化资源是乡村的灵魂所在。许多古老的村庄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古建筑、古井、古桥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统手工艺、民间传说、节庆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乡村独特魅力的体现。以福建的永定土楼为例,这些独特的建筑不仅是世界文化遗产,更是当地乡村的重要文化符号。永定区通过保护和修缮土楼,开发了以土楼文化为核心的旅游项目,包括土楼建筑参观、民俗文化展示、传统手工艺体验等。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土楼的建筑之美,还能深入了解客家人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

特色产业资源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每个乡村都有其独特的产业基础,可能是某种优质的农产品,如茶叶、水果、中药材等;也可能是某种传统手工艺品,如刺绣、陶瓷、木雕等。以江苏的震泽镇为例,该镇以丝绸产业闻名。当地通过整合丝绸产业资源,打造了从蚕桑养殖、丝绸生产到丝绸制品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游客可以参观丝绸博物馆,了解丝绸的历史和制作工艺;还可以在丝绸工厂体验丝绸制作过程,购买高品质的丝绸制品。

(二)文化 IP 打造

文化 IP 是乡村特色的重要体现,它能够将乡村的资源转化为具有吸引力的品牌符号。创意设计是文化 IP 打造的第一步。以村庄的传说故事、历史文化元素为基础,进行创意设计,形成独特的文化符号。例如,湖南的凤凰古城,以沈从文的《边城》为蓝本,打造了以“边城”为主题的文化 IP。通过在建筑、景观、纪念品设计中融入《边城》中的元素,如翠翠的雕像、渡船的造型等,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仿佛置身于小说的世界中。

文化融入是将文化 IP 落地的重要环节。在村庄的各个角落融入文化元素,让游客在食住行游购娱的各个环节都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例如,浙江乌镇在建筑风格上保留了江南水乡的传统风貌,白墙黑瓦、石板小巷,处处散发着古朴的气息。在景观设计中,设置了多个与水乡文化相关的雕塑和小品,如船夫、渔女等形象。在产品包装上,也突出了乌镇的文化特色,印有乌镇水乡图案的丝绸、蓝印花布等纪念品深受游客喜爱。

文化活动策划是文化 IP 传播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举办与村庄文化相关的活动,增强村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吸引游客前来参与。例如,乌镇每年都会举办乌镇戏剧节,邀请国内外知名戏剧团体前来演出。戏剧节期间,整个乌镇都沉浸在戏剧的氛围中,游客可以在古朴的街巷中欣赏到各种精彩的戏剧表演,还可以参与戏剧工作坊、戏剧讲座等活动。这种文化活动不仅提升了乌镇的知名度,也进一步强化了乌镇作为“戏剧小镇”的文化 IP。

二、激发村民内生动力

(一)提升村民技能与意识

村民是乡村发展的主体,只有提升他们的技能和意识,才能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整村运营中来。技能培训是提升村民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村庄的发展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例如,如果村庄要发展乡村旅游,可以组织村民参加服务礼仪、民宿管理、餐饮烹饪等方面的培训。以四川的蒲江县明月村为例,该村通过与专业培训机构合作,为村民提供了民宿经营、手工制陶、茶艺表演等多种技能培训课程。通过这些培训,村民掌握了相关技能,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村庄的旅游产业中。

意识培养是激发村民积极性的关键。通过宣传教育活动,让村民了解整村运营的意义和目标,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可以利用村里的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渠道,宣传村庄的发展规划和成功案例。例如,明月村通过定期召开村民大会,向村民介绍村庄的发展规划和产业项目;同时,通过村里的宣传栏展示村庄的发展成果和村民的先进事迹,激发村民的积极性和荣誉感。

(二)创新利益联结机制

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激发村民内生动力的重要保障。股份合作模式是常见的利益联结方式之一。鼓励村民以土地、房屋、资金等资源入股,参与村庄产业项目。例如,明月村的村民可以将闲置房屋改造成民宿,通过与专业运营团队合作,按照一定比例获得经营收益;或者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用于发展特色农业,同时获得土地租金和分红。

劳务合作模式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让他们参与到村庄的建设和运营中。例如,在项目建设阶段,优先雇佣本村村民;在产业运营阶段,设置保洁、安保、服务员等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加收入。明月村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成立了多个村民合作社,负责村庄的环境卫生、游客接待等工作,村民通过在合作社工作获得稳定的收入。

奖励激励机制可以进一步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设立奖励基金,对在村庄发展中表现突出的村民或团队进行奖励。例如,对积极参与村庄公益活动、提出创新性建议、在产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村民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荣誉表彰。明月村每年都会评选出“最美村民”“最佳民宿”等奖项,对获奖者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励村民积极参与村庄建设和发展。

三、制定长期发展规划

(一)明确目标与定位

明确的目标和精准的定位是整村运营成功的基础。目标设定要结合村庄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设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发展目标。短期目标可以是改善村庄基础设施,提升村庄环境;中期目标可以是初步形成特色产业,吸引一定数量的游客;长期目标可以是打造成为知名的特色乡村品牌,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定位精准是避免村庄发展同质化的重要保障。结合市场需求和村庄特色,确定村庄的发展定位。是主打高端民宿度假村、亲子研学基地、文化艺术村落,还是特色农产品产地等,要精准定位,避免盲目跟风。例如,明月村根据自身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定位为“文创艺术村”。通过发展文创产业,吸引了众多艺术家、手工艺人入驻,打造了陶艺、茶艺、手工艺品等多种文创体验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二)优化空间布局

合理的空间布局是村庄发展的骨架。功能分区要根据村庄的发展定位和功能需求进行合理划分。居住区要注重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提升居住品质;产业区要根据产业类型进行布局,如农业产业区要靠近农田,旅游产业区要便于游客到达;公共服务区要集中设置学校、卫生室、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方便村民和游客使用;生态保护区要严格保护村庄的自然生态环境,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景观规划要注重村庄的整体景观效果,打造具有特色的村容村貌。可以结合当地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元素,设计村庄的入口景观、街道景观、广场景观等。例如,明月村在入口处设置了一个以“明月”为主题的雕塑,象征着村庄的名字和文化内涵;街道两旁种植了本土花卉和树木,营造出舒适宜人的步行环境;村中心的广场则设置了多个与文创产业相关的雕塑和小品,展示了村庄的特色。

四、整合资源与搭建服务平台

(一)整合资源

资源的有效整合是整村运营的关键环节。内部资源整合要对村庄内的土地、房屋、劳动力、资金等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和整合。例如,明月村通过成立土地流转合作社,将村民闲置的土地集中流转,用于发展特色农业和文创产业;同时,将闲置的房屋进行改造,用于民宿经营或文化展示。

外部资源整合要积极与周边村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整合外部资源。例如,明月村与周边村庄联合打造乡村旅游线路,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与企业合作,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村庄发展规划、产业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合作。

(二)搭建服务平台

专业的服务平台是整村运营的重要支撑。运营管理平台可以由政府、企业、村集体等多方共同参与,整合各方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例如,明月村成立了专门的运营管理公司,负责村庄的整体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公司通过与专业设计团队、运营团队合作,为村庄的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信息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村庄信息的及时发布和共享。平台可以发布村庄的旅游资源、农产品信息、招商项目等,方便游客和投资者了解村庄情况;同时,也可以为村民提供市场信息、技术培训、政策解读等服务。明月村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信息平台,及时发布村庄的最新动态和发展成果,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者的关注。

金融服务平台与金融机构合作,为村庄的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例如,设立乡村产业发展基金,为村民创业、合作社发展、企业投资等提供低息贷款或贴息政策;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业务,盘活农村资产,拓宽融资渠道。明月村通过与当地银行合作,为村民和企业提供了多种金融服务,解决了产业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

五、创新运营模式

(一)引入专业运营团队

专业运营团队的引入能够为村庄的发展带来专业的管理经验和运营理念。团队选择要根据村庄的发展定位和产业需求,选择具有专业能力和丰富经验的运营团队。例如,明月村在发展文创产业过程中,引入了专业的文创运营团队,负责文创项目的策划、设计、运营和推广。

合作模式要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合作顺利进行。可以采用委托运营、合作经营、股份合作等方式。例如,明月村将部分文创项目委托给专业运营团队进行运营管理,运营团队按照合同约定向村庄支付管理费用或分红。

监督考核机制要确保运营团队能够按照村庄的发展规划和目标进行运营。可以定期对运营团队的业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奖励或处罚。明月村通过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对运营团队的项目运营效果、游客满意度、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估,确保运营团队能够高效地推动村庄发展。

(二)探索多元合作模式

多元合作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实现互利共赢。例如,“企业牵头 + 乡村开发 + 游乐业态 + 综合运营”模式,由企业牵头,负责项目的整体规划和资金投入,与村庄合作开发游乐业态等产业项目,同时进行综合运营和管理。这种模式在一些大型乡村旅游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浙江的横店影视城周边的乡村旅游项目,通过企业牵头开发,打造了多个具有特色的游乐业态,带动了当地乡村的旅游发展。

“政府 + 市场 + 村集体”模式是政府在政策、资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引入市场机制,由企业或专业运营团队进行运营,村集体参与项目决策和收益分配。这种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村集体三方的优势,实现互利共赢。例如,明月村在发展过程中,政府提供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企业负责项目的运营和管理,村集体参与项目决策和收益分配,三方共同推动了村庄的发展。

“村企共建、以企带村”模式是村庄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企业通过投资、技术支持等方式帮助村庄发展产业,村庄为企业提供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支持。这种模式在一些农业产业化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山东的寿光蔬菜产业,通过村企共建模式,企业为村庄提供蔬菜种植技术支持和销售渠道,村庄为企业提供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实现了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六、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一)发展特色产业

特色产业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手工艺品制作、乡村旅游等产业。例如,明月村以文创产业为特色,打造了陶艺、茶艺、手工艺品等多种文创体验项目,形成了独特的产业优势。

品牌建设是提升特色产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注重品牌建设,注册商标,设计品牌标识,开展品牌营销活动。例如,明月村的“明月陶陶”品牌,通过举办陶艺展览、陶艺体验活动等,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产业融合模式

产业融合是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农旅融合通过开发农业观光园、采摘园、农家乐等项目,让游客在体验农业乐趣的同时,也能欣赏到美丽的田园风光。例如,明月村的“明月田园”项目,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采摘水果、蔬菜的乐趣,同时欣赏到美丽的田园风光。

商旅融合通过打造商业旅游街区、特色民宿集群等项目,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住宿和餐饮服务。例如,明月村的“明月集市”商业街,集中展示了当地的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土特产等,游客在这里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农家美食,购买到心仪的纪念品。

文旅融合通过开发文化旅游项目,如民俗文化村、历史文化街区等,让游客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底蕴。例如,明月村的“明月文创街区”,通过展示当地的文创产品和传统手工艺,让游客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互联网 + 三农”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农村电商产业。通过电商平台,将村庄的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等推向全国市场,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开展乡村旅游营销,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村庄旅游。例如,明月村通过建立电商平台,将当地的文创产品和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七、强化政策支持与区域协同

(一)政策支持

政策支持是乡村发展的重要保障。财政支持方面,争取政府的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用于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例如,明月村通过争取政府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改善了村庄的道路、污水治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

税收优惠方面,争取税收优惠政策,降低村庄产业项目的税收负担。例如,对从事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或优惠税率政策,鼓励企业发展壮大。

土地政策方面,争取土地政策支持,保障村庄产业项目的用地需求。例如,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整理等方式,为村庄的产业项目提供土地;同时,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增加村集体和农民的土地收益。

(二)区域协同

区域协同是乡村发展的重要途径。区域合作方面,加强与周边村庄、城镇的区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例如,明月村与周边村庄联合打造乡村旅游线路,整合旅游资源,共同开发旅游市场;与城镇合作,开展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等活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协同发展机制方面,建立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区域间的沟通与协调。可以定期召开区域协同发展会议,共同商讨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建立区域合作项目库,加强对区域合作项目的管理和监督。例如,明月村所在的蒲江县定期召开乡村旅游发展联席会议,协调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推动区域乡村旅游的协同发展。

通过以上多方面的努力,可以实现整村运营,打造出独一无二的特色乡村。整村运营不仅能够提升乡村的经济实力,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还能够保护和传承乡村的文化遗产,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整村运营模式将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乡村的未来描绘出更加美好的蓝图。

字体:【大】【中】【小】
磅礴新疆